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

《農產健康吃》怎樣都好吃的芭樂

 

照片中是帝王芭樂的籽
這顆已經被吃掉的芭樂來自 農芒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ngMangFamily



熊先生插秧回來,看到瑞塔塔的盤子裡剩下一個果核,問我:「芭樂籽怎麼不吃?」我說我不會吃,沒吃過,反問他:「那你要吃它嗎?」熊反應很快說:「才不要,都沒果肉了。」

撰文:瑞塔塔無限熊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itafuyi/


我們兩隻在這個時候很清楚的分作兩派,熊是「吃芭樂籽派」,我是「不吃芭樂籽派」,以前是阿母都會幫我把籽去掉,所以我沒想過要吃籽,現在我是怕我牙崩。


吃芭樂籽的好處有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膳食纖維超豐富,芭樂果肉100g中含有膳食纖維是3.3g,芭樂籽100g中含有膳食纖維是63.9g。


一顆芭樂的籽差不多佔了整顆芭樂的四分之一,480克重的帝王芭樂大約有120克重的籽在裡頭,如果可以吃、願意吃的人,感覺上是大賺欸!但牙口及腸胃不好的人還是別輕易嘗試。


有人會擔心「吃芭樂籽會便秘」,剛好相反,芭樂籽的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順暢,並富含蛋白質,再來比比,芭樂果肉100g中含有蛋白質是0.7g,芭樂籽100g中含有蛋白質是11.2g,看到這裡,大家之後會不會爭著要吃芭樂籽啊!


畢竟是種子,芭樂籽的熱量也不少,就跟咱們吃堅果要在意的點差不多,不太需要考慮碳水化合物,卻要考慮卡路里,不過芭樂籽的熱量是沒有到堅果那麼多啦!芭樂果肉100g中含有熱量是38kcal,芭樂籽100g中含有熱量是182kcal。


另外,真正勾起瑞塔塔興趣的是...據說芭樂籽有免疫調節活性,不知道吃了是否能幫助我的免疫平衡,突然想把之前丟掉的芭樂籽撿回來啃了。


芭樂農表示:「熟一些的籽邊肉比較軟甜。」於是,在收到芭樂一週後,刻意放在室溫下的芭樂,終於讓我能把芭樂籽吃掉了,果然美味,行家們沒騙我。




芭樂多數是白肉,少數為紅肉,臺灣常見的白肉品種有珍珠拔、水晶拔、帝王拔(台農1號)、珍翠(高雄2號)、中山月拔(東山月拔)等,紅肉品種則有彩虹拔(西瓜拔)、宜蘭紅肉拔等。


珍珠拔是最常見的品種,屬於比較脆的口感,但喜歡脆的當然是以帝王拔為首選,而珍翠則被公認為夏季天后。喜歡吃軟的,可以選擇中山月拔或宜蘭紅肉拔,大約在7至9月可以吃到。或許有人打算耍賴,覺得可以用「放到軟」這一招啦!管它什麼品種,放久了都會軟,只要別放到忘記就好。


之前我們討論過芭樂吃籽不吃籽的問題,另外也很常被問到的是芭樂要「吃軟」還是「吃硬」,在芭樂籽那篇已經有人搶先回答「軟硬都吃」,瑞塔塔也是屬於這種都可以的。熊先生是吃籽,而且是吃硬派,他分辨芭樂變軟就是「出現芭樂味」。


由於原產地是熱帶美洲,再加上外型很像石榴,便稱番石榴,不過臺灣人多數習慣唸作「拔仔」,寫為「芭樂」,適應性很強,在某些地方被視為是入侵性很高的物種之一。幸好在咱們這,芭樂是經濟果樹,屬於好吃的水果。


事實上,好吃的芭樂並不好栽培,從又硬又澀的土拔仔「進化」到風味與口感都格外誘人的好吃拔仔,除了仔細選種,管理上更是讓農人們勞心勞力。從1970年代的泰國芭樂,到1980年代的珍珠芭樂、牛奶芭樂,再到1990年代的水晶芭樂,直到最近讓我們兩隻拍好叫好的帝王芭樂,臺灣農民們真的值得這些掌聲啊!



帝王芭樂的產期在九月下旬至隔年三至四月,買回家後建議連同包裝直接放進冰箱,才不會太快失水或變軟。雖然專家都教大家買芭樂要選白霧的,但瑞塔塔覺得 農芒 的帝王芭樂怎樣都好吃,適合像我這種不想費神的人。


芭樂是140至150克重估1份醣(1份醣=15克碳水化合物),帝王芭樂的個頭較大,一整顆我會估2.5份醣,糖友可以對半切,一次吃半顆。一般看到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,芭樂通常都是去蒂及籽,只留下果肉部份的數據,瑞塔塔測試過,吃籽和不吃籽的血糖差異不大,所以吃籽不需要特別多估醣。


➡連籽吃
餐前血糖108mg/dl,餐後血糖140mg/dl,升幅32


➡不吃籽
餐前血糖104mg/dl,餐後血糖137mg/dl,升幅33


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