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

農之道 第五述

 


農夫在播種時,不會因為某棵小草長得可愛就特別照顧,也不會因為某塊石頭不討喜就對它充滿惡意,對待所有事物都一視同仁,無論是稻米、雜草還是害蟲,在他眼中,都只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,不會帶著情感去判斷它們的好壞,而是任由它們按自然的規律生長、消亡。當然,天地亦是如此,不會偏愛人類,也不會厭惡洪水或乾旱。


​一位賢明的統治者,也不會因為某位百姓長得英俊就特別厚待,也不會因為某位百姓出身貧寒就給予施捨,就像農夫對待田地一樣,制定簡單的規則,讓所有人都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平等地生活、勞作,不會對百姓的遭遇感性用事,而是讓他們順應自然的發展,他應該做的是提供穩定的環境,讓百姓能自給自足,就像農夫提供適當的土壤和水分,讓莊稼自己生長,這是一種無私的、超越個人情感的公平。


農人透過休耕讓土地得到休養生息,減少養分耗竭,為下一次的播種做好準備。每一次的辛勤耕作,都會帶來一次次的收穫,生命的循環和繁榮在此得以展現。 


​一個農夫如果整天只會空談,說著自己田地有多好,未來要如何豐收,而不去實際耕作,最終只會一無所獲。過多的言語和計畫,反而會讓人陷入困境,因為它們無法取代實際的行動。


不過度施肥,不過度灌溉,也不完全放任,農夫找到一個最適合的平衡點,讓田地自然地生長,這也是一種順應自然、不走極端的智慧。


筆耕硯田
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