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健康的農田生態系統,能夠長久地維持其生產力,代代相傳。而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,是因為它們不以自我為中心、不為自身利益而過度索取。
健康的土地從不只為「當下的收成」而存在,它會自行進行養分循環,分解枯枝落葉,讓其重新成為滋養下一代作物的肥料。它會孕育微生物,幫助土壤保持鬆軟和肥沃。
一位有智慧的農夫,他深諳天地的規律,不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,不會為了短期的豐收而過度耕作,也不會為了省事而濫用化學肥料和農藥。
保護土地的健康,讓它自然地休養生息,最終才能得到最好的回報。將自己的小我置於整個生態系統之外,為長遠的土地健康著想時,土地自然會以豐厚的收成回報他。
智慧農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,豐收滿倉,難道不是因為他無私嗎?他無私地照顧土地,讓土地永續發展,最終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利益。
這裡的「無私」並不是指完全不求回報,而是指一種更高層次的利他主義,唯有讓土地、讓自然先得到「好處」,自己的「好處」才能長久地存在。
不為自身而為,最終反而能成全自身。在農業中,這就是透過保護生態、順應自然,最終實現永續發展和豐收的真理。
筆耕硯田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