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

再談黃金果【國外水果】上

 

這是目前國內最流行的中果’黃金果’

路谷蛋黃果

麻美蛋黃果

麻美蛋黃果

紅皮蛋黃果

紅皮蛋黃果

紅皮蛋黃果

紅皮蛋黃果

庫堤蛋黃果

庫堤蛋黃果


撰文:陸人丙

由於這時期正是國內「黃金果」的盛產期,顯然的,不但格友們經常可在新聞中看到正值當「紅」水果的報導,也能不經意從鄰居或親友的口中聽到此「君」之大名。「黃金果」之所以會紅,是因為雖然已經在台灣存在二十多年,但真正被炒熱或被廣為流傳也不過是去年的事。我也曾在去年的「黃金果」一文報導過,甚至我也將其沿革、品種作一詳細之分析,相信有一些用心的格友應該還記憶猶新,但偏偏卻有一些新加入的格友及我的一些朋友,因無法看到此篇文章而有所誤解,尤其最近這二個月不斷的重覆問到我同樣的疑惑:「黃金果」到底能不能種?經常在解釋得舌乾口燥之際,不禁讓我警覺到,這是一個相當嚴肅的課題,絕非不是「黃金果」好不好吃的單純疑問,而是攸關著想種植者營收生計的大問題,因此儘管最近忙得不可開交的我,寧願花點時間整理這些年來收集的資料,以便能讓一些猶豫不決的「準」種植者能有所參考依據,進而作為種植判斷的原則,方不致被誇大的宣傳所迷惑而亂了方寸,以致於做出錯誤的抉擇,虧錢事小,徒然浪費一些歲月及心血才是遺憾,但我絕不會提供任何判斷提示,我只是盡力提供參考資料而已,希望各位先進大德能體察我的用心。



為何要如此煞費苦心?因為我聽到很多農民朋友對「黃金果」有太多的誤解,認為黃金果的種植有炒作之嫌,而且又容易靠種子大量繁殖,再加上成長迅速,種植後短期內便能收成,太令人驚喜之餘不免讓人會產生合理的懷疑。尤其愈聰明的人士懷疑性愈大,所以種植者也並不多,觀望者大有人在,只是種植意願並不高,據我目前觀察結果,仍有不少人還是繼續熱衷於「嘉寶果」,這種「執著」差點讓我跌破眼鏡。這種現象如果詳細分析就不足為奇,因為在台灣的社會中,永遠是自認聰明的人居大多數,腳踏實地的老實人幾乎瀕臨絕種,我真的太愛這種「台灣現象」了,太可愛了,連作夢時都會喊出「我愛台灣」的口號。凡是當人人都在玩股票的時候,就絕不會有人願意用正眼來瞧上一眼我這種「挑大糞」的人,因此總能讓我產生一種「到處是機會」的「優越感」,所以在挑起大糞的那一剎那,總會瞇著眼睛不自覺的陶醉在一種飄飄然的驕傲中,充分的享受著上流人士無法體會的,由自卑產生的優越感哩...



其實作物的炒作判斷原則,有幾個依據:一是價格是否合理?目前黃金果一棵苗木以100-150元出售,如果說太貴也未免對業者太苛了,我認為這價位相當合理。二是是否貨源集中在少數幾個炒作人士手中?以目前的觀察及判斷應該是沒有。而且苗木已呈滯銷現象,甚至大家都能輕易得到大堆種子繁殖呢,根本就沒有壟斷之虞。三是該作物是否是具有實際的經擠價值作物,而非是虛無飄渺的價值,中看不中用(吃)的水果?關於此點容我說句公道話,黃金果的確是一種不錯吃的水果,甜度夠,果實夠大,賣相佳,已有資格稱得上是好水果,況且她又沒被號稱是能治百病的萬能水果,目前她只是以單純的普通食用水果,因此如果被掛上是「炒作」水果,也未免太過沈重了,對她、業者或是種植者似乎都有些不公平。不過到目前唯一讓我感到缺撼的是,黃金果的果實售價太高,造成的負面衝擊很大,這是我認為的最大遺憾。



在「黃金果」一文中我曾提到,去年一顆二百元簡直就是敲詐,而今年則明顯的降價到一百元,雖然已快符合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,不過我倒想大聲建議種植者,最好讓零售價維持在一顆五十元,或是一斤三十元以內絕對是最合理,而且也是大家皆贏的局面,否則以水果愈來愈多樣化的未來趨向,價格太高難免會把黃金果逼入「曇花一現」的死胡同,而呈現「殺雞取卵」、「吃快弄破碗」的遺憾局面。



另外要提供的是一些經驗與提示,如果已經種植者則不必恐慌或不快而自亂陣腳,畢竟「一畦蘿蔔一畦菜,各人養的各人愛」,環肥燕瘦各有人愛,既種之則安之;但如果還未種植者,或是觀望中者,則要注意「品種」之選擇。以我種植黃金果八年的淺薄經驗中「悟」出一些心得,黃金果可算得上容易
植的水果,除了成長迅速短期能結果的優點外,病蟲害也只有硬殼介殼蟲而已,果實的硬皮讓蟲害減少不少,圓滑的果皮也使得鳥類不易得逞,因此農藥的使用便大大的減少,這對種植者或消費者都是利多,更何況黃澄澄的外表讓人喜愛(賣相佳)),甜而不膩的甜度口感,半透明的果凍式果肉更能讓人產生好感,在在顯示出其卓越條件都比「神秘果」、「嘉寶果」勝出甚多,如果「神」及「嘉」算是受歡迎的話,因此對於這種新興又有高經濟價值的卓越水果(近二十年來炒作過的水果中,最具競爭實力的真正好水果),不知觀望者還能提出什麼懷疑來反對種植?難道又要鼓勵農民種植檳榔、香蕉的本土作物才算是愛台灣的表現,才是最富競爭的作物?!



正當大家都相當認識黃金果的當下,反而有另種隱憂,那就是缺才正確又廣泛的知識,以致讓多數種植者,甚至連自稱「專家」的業者(包括全世界最偉大的『農試所』)都一知半解,否則有誰能知道全世界的「蛋黃果」有幾種?台灣的專家大都會以老經驗的學者口吻告訴你可能有七種,但讓我告訴各位正確的答案是「577」種,這可不是「危言聳聽」或是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的賣弄,而是真正我花費多年的資料收集得到的數據,可是有真憑實據的資料的,不過大可放心的是,真正有食用或種植價值的才僅有「37」種。我想藉著今天介紹讓大家了解一下(不可能全部介紹,那勢必讓我打字打的手發炎了?)一些值得栽種的品種,讓一些我敬愛的格友能有參考的價值,因為全台灣應該無人會有這種「執著」的愚公精神了,可貴的是我是一介興趣者的角色來介紹,我絕非專家學者,我什麼都不是(nothing)的農民,因此這種「公信力」是不容懷疑的。



目前以台灣人的自大心態,相信大家都能隨時又輕易聽到某某人擁有「全世界」最大最好的黃金果品種的,但容我說「自大話」(從小被環境熏陶,耳濡目染下終也學會自大了),台灣除了我之外,應該是無人有這些「稀有品種」(下篇會介紹到)了,因為對於農業除了興趣、有心外,更要「用心」。但這些都不是討論或是爭執的話題,如何能讓消費者買得到又好又便宜的好水果,讓種植者供不應求的好產品才是最重要的課題,「蒸」到第一又能得什麼?「默默無聞」又失去了什麼呢?



黃金果值得種植是肯定的,除了我上述所提的價格問題外,要注意的便是「品種」的選擇,究竟黃金果有那些品種,我在「黃金果」一文中有介紹了,我不再重覆。但由於黃金果容易自花授粉而產生「變異」,據悉從去年到今天我聽到的品種,光是由最普通(目前大部分的)品種就變化出五種品種,再加上大果的變異品種也有兩種,因此業者為了噱頭紛紛號稱「最佳」品種,於是開始推出比賽大小的遊戲,你的中果重1 0兩 不夠看,我的重逹1 3兩 ;你大果一斤重是小兒科,我的重逹二斤多才有看頭,這些無意義的比大小並無毫無實質意義,不過果實大小的確也影響了「賣相」與「價值」,那究竟以多大才是最理想?我認為果實太小了的確是一種缺撼。試想一顆目前一百元的 八兩大的果實(算是中大果實),如果對半剖開,以湯匙挖出其果肉,只能挖出一口,也就是說一顆只能吃兩口,那的確太貴也不過癮,所以以一斤左右的果實我認為才是最實際,因此還未種植者或是準備種植者可以考慮所謂的「大果」品種,至於已經種植者也不必恐慌,頂多把價格降低些一樣能受歡的。【上篇】


【註】如欲購買苗木者,請逕向「網購植物園」洽詢,謝謝! https://bit.ly/3CaYdRc




延伸閱讀:為什麼你買不到陸人丙老師的果樹?


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