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段時間,清晨或黃昏,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鳥叫,持續、清亮、非常大聲......唯恐別人沒聽到似的進行著,風雨無阻。
受不了的時候,感覺吵鬧,便很想回牠「我聽到了,可以小聲一點嗎?」
稻農巡田冷不防會發現作物被破壞了,幾乎都是在靠近田埂的位置,稻梗、稻葉被截斷,像是作記號一般。
這些都是「白腹秧雞」的傑作!
台語俗稱「白面仔」、「苦雞母」,客語叫「補鍋仔」,另外在各地還有許多有趣的名稱,如在宜蘭三星地區有個外號是「紅屁股」。
總是大鳴大放,應該很容易被盯上吧!而且,飛行力很差,所以不常飛,是台灣留鳥(註),喜歡棲息於沼澤、溪畔有隱蔽的地方,有時會犯傻,直接把巢築在水稻田,雛鳥必須在噴藥或收割前孵化,否則難逃夭折的命運。
曾經有一段時間,農民只顧生產,無暇考慮生態,再加上工業、環境污染,禽鳥生存受到嚴重威脅,白腹秧雞也變少了,如果你也像我們這樣有機會被吵,可喜可賀啊!
白腹秧雞因為叫聲的關係,被穿鑿附會了許多悲情故事,皆稱其聲為「苦啊、苦啊」,過去的人們想像力可真豐富,但事實上牠們鳴叫是為了求偶,在繁殖期以外的時間倒是安靜的很。
體型不大,約三十公分長,主食為種子、昆蟲、魚類,一夫一妻制,繁殖期三至七月,有明顯的領域性,也幸好如此,否則「苦啊」此起彼落,我也「苦了」。
秧雞科鳥類的習性多數是相當隱密的,但白腹秧雞卻是一反常態的大方,只要你所在的附近是牠的活動區域,早晚會遇上。
(註)長年居住於本地者,稱留鳥。
筆耕硯田
何小靖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