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

《農產健康吃》酪梨的估醣與最佳賞味期

雖然從植物學的分類上,酪梨被認為是水果,但從營養學的角度,酪梨算是油脂類,而不是水果類。

撰文:瑞塔塔無限熊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itafuyi/



來自 農芒 的「九五酪梨」
中早生種,產期主要在六至七月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ngMangFamily


酪梨被美譽為「窮人的奶油」、「超級食物」,主要營養素是油脂,單元不飽合脂肪酸居多,碳水化合物以膳食纖維為主,188.8公克重才有1份醣。(1份醣=15克碳水化合物=1/4碗白飯)

酪梨雖然含醣量很低,卻不能放心大吃,因為它的脂肪和熱量都很高,可以用來取代當餐的油脂,1份醣的熱量有123kcal,大約100公克重的酪梨就等於1.5茶匙油(7公克)。


考古發現,秘魯在1萬5千年前就已經有酪梨了,真的很懂吃啊!但也不能聽說什麼食物健康就大吃特吃,適量攝取就好。普通大小的酪梨一天不要超過半個(約180克重),那沒吃完怎麼辦?

雖然酪梨在還沒有後熟變軟之前,不能放冰箱,但只要能夠食用,就可以「冷藏」或「冷凍」了。

冷凍之前,建議先去皮去籽,處理好會比較好運用。只吃掉部分,想要冷藏,怕變色,可以灑些檸檬汁,再用保鮮膜包住,或裝在保鮮盒。

酪梨當「主角」和當「配角」時的食用時機和吃法是有點不太一樣,會轉色的品種,首先就是得先等著它從綠色變成另一種顏色,有些人形容是巧克力色,也有人說是紫黑色。

只要變色範圍幾乎滿佈整顆果實,就可以開始觀察蒂頭位置,稍微有皺皺的紋路,按下去微軟,其實就可以吃了,這時候最適合當「主角」。蒂頭剝掉,拿水果刀從中間剖,不需要花大力氣,而且中間有個大種子,得避開它,用刀子稍微劃一下,就可以徒手掰開。



酪梨不需要烹煮就能直接食用,而且酪梨果肉一經加熱就會出現苦味,因此在加工處理時最好不要加熱。


瑞塔塔崇尚懶人吃法,掰開之後就可以拿湯匙直接挖來吃,但我問過好幾位,他們喜歡削皮切塊,其實...不用拿刀子削,只要從蒂頭的位置,就能徒手把皮剝掉了。



有鹹的吃法,也有甜的吃法,我目前覺得最特別的是沾醬油和綠芥末,聽說會像在吃生魚片,有位正在推廣蜂蜜的朋友大推酪梨沾蜂蜜吃,瑞塔塔在這兒也幫忙推推「臺灣國產蜂蜜超讚的!」(蜂蜜約20克重估1份醣)


我通常是直接吃,也試過加一點煉乳吃,鮮奶製成的煉乳8克重是4.48克碳水化合物,也有無糖煉乳,同樣8克重是0.92克碳水化合物。(瑞塔塔的阿母喜歡切塊撒梅粉吃)


若是想讓酪梨當「配角」,最好等整顆果實的皮都變皺,可以打成酪梨醬、酪梨牛奶等,到這個熟度,就算是沒有調理機、果汁機,光用湯匙,我都能把酪梨搗成泥狀,在搗的過程中適量加入檸檬汁、赤藻糖醇(後者可不加)。




酪梨醬可以搭配生菜代替沙拉醬,也可以放進土司或麵包當餡料,瑞塔塔最愛的吃法是把之前介紹過「可以當零食直接啃的豆皮」拿來沾酪梨醬吃,既有蛋白質,又有油脂,除了更健康,還能幫雙方都增添風味。




另外,有一些不轉色的酪梨品種,像是Choquette、Hall、Toro canyon等,還是可以透過按壓來判斷成熟度。但若是不轉色,也不會變軟,那就可能是買到品質不佳的果實了。


【筆耕小檔案】酪梨是樟科植物,原產於南美洲北部及中美洲一帶,英文名為Avocado,西元1918年引進臺灣,當時因為外形如梨,果肉像乳酪一般,所以稱為酪梨,又名幸福果、鱷梨。


不過,吃過或見過各種品種之後,就會知道酪梨不全是梨形,由於不同品種的特性差異,從六月至隔年二月都有機會吃到國產酪梨。


富含十一種以上對人體有幫助的營養,包括維生素、葉酸、礦物質、纖維素等。全世界約有四十個國家栽培酪梨,其中以墨西哥的種植面積與產量最大。


酪梨的油脂雖然高,卻不含膽固醇,且因含醣量低,所以並不講究甜味,主要是品嚐它像在吃乳酪般的質地,有些地區甚至要求酪梨粗脂肪含量必須達到8%以上才符合販賣標準。


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