矽可以讓植株的莖桿更堅硬,而強壯便是最好的防護武器。
撰文:何小靖
只不過植物由根部吸收矽元素,以矽酸形式吸收、運輸,每一種植物對矽的吸收能力會有所差異,植物體內的矽含量落差極大。
雖然單子葉植物當中的禾本科、棕櫚科對矽有較高的需求,但雙子葉植物體內的矽含量相對較低,對大多數雙子葉植物來說,矽不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,矽含量不到0.5%,豆科植物甚至具有排除機制。
再加上,約佔地殼組成27%的矽,僅次於氧,是含量第二高的元素,由岩石風化後進入土壤當中,既然原本就存在,怎麼會不足,便讓許多人以為是不需要額外添加。
但至少對於多數作物,矽都有正面的幫助,被認為是有益元素。
1926年就已經證實矽元素對水稻有益,並在2002年、2006年、2008年陸續發現矽元素對麥、玉米、向日葵等植物有益,後來也用在蘭花、長壽花、康乃馨、非洲菊、秋海棠、三色堇,表現都不錯。
而對雙子葉植物的病害防治,也已經知道矽是有幫助的,比如防治胡瓜、葡萄、洋香瓜、南瓜與玫瑰等的白粉病,或是簇倒病、萎凋病及各種莖病變等,可以讓可溶性矽由根部吸收或以葉片噴灑,進入植物體內。
這類研究是1980年代之後才展開,參考依據並不多,有人推測矽對病原菌有直接影響,但研究顯示矽對真菌沒有直接的殺菌作用,也有人認為矽會阻止病菌侵入,發現矽的累積可能產生物理的阻力,但後來觀察並非每一回都能成功,最佳的思考方向或許是矽誘導了植物的抗病能力。
經矽處理過的植物,常含較多量之酚化物,可能對真菌具有毒性,且矽處理後也促使植物的過氧化酵素、多酚氧化酵素及β-葡萄糖苷酶等酵素大量且快速產生,而這些與抗病有關的酵素增加,應該就表示經矽處理過的植物可誘導抗病性。
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提出,於稻田整地前或水稻插秧初期,每公頃施用總量約400公斤的含矽資材後,分別可降低葉稻熱病19%、紋枯病22%、白葉枯病66%、莖螟蟲65%及飛蝨類75%的危害。認為水稻根部吸收矽後會存在莖桿及葉片,使得表皮細胞壁變厚,強化植體組織硬度,便能阻礙病菌侵入及害蟲取食。
此外,矽元素會逐漸受到重視,是因為在各項研究當中,發現矽的確可以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,還能增強作物「對抗逆境」的能力。以黃瓜為例,在矽肥處理過後,光合作用率增加了,蒸散速率減少了,各種能力都發生了正向變化,甚至對於鹽分逆境都有更好的耐受性。還在2011年有研究發現,矽肥能使鋁的毒害力下降。
所有的事物都要有一個度,無論好壞,矽也不例外,缺少或過多,對植物生長都會造成損失。另外,我們也要了解植物的「營養臨界期」及「營養最大效率期」,才能適時、適性,以最少的投資,得到最大的收益。在營養臨界期,植物會對某些營養元素的需求較為迫切,卻不一定是要多,錯過了這個時期,想要彌補或糾正非常難,必然會影響收成。而這個時期所吸收的養分便能發揮最大的潛力,這便是營養最大效率期,營養臨界期多數是在苗期。
對於土壤中的矽,矽含量10至15%的植物會主動吸收,矽含量1至3%的植物是被動吸收,但土壤中有效矽卻因連作持續減少,故而需要額外補充矽肥,否則對某些作物來說,缺少矽是會造成傷害的,如水稻減產。最知名的商品化矽肥,便是我們以前介紹過的SH孫黃,此外還有二氧化矽、矽酸鈣、矽酸鉀、矽酸鈉、矽藻土或炭化稻殼等含矽資材。
相關閱讀
農業基礎課 第六十九堂
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21/04/blog-post_26.html
農業基礎課 第七十堂
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21/05/blog-post.html
營養元素之缺乏與發生部位【圖表】
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20/05/blog-post_21.html
農業關鍵字-SH孫黃
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6/08/sh.html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