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

蔓越莓的採收處理

 





以下是水淹法,第一步先將水引進








撰文:陸人丙

當看完上述加拿大的廣袤的「蔓越莓」園後,心中總有著無限感概,終於能領略了何謂「地大物博」的實意,也體會到什麼叫做「大隻猴放屎」的寓意,畢竟恐龍是不同於蜥蝪的,還是有差別的啦。「台灣人」總喜歡自誇台灣是物產豐饒的美麗寶島,而大罵那些說「外國的月亮比較圓」實話的人是「崇洋心理」,但凡是到過國外的人有哪位不承認國外的月亮真的比台灣大得多呢?對我這個「宅男」而言,假若有一天到了國外第一眼看到這種「誇張」的月亮,一定會嚇的號啕大哭,甚至嚇的尿褲子的,因此至今提不起勇氣出國遊玩(認識我的朋友可別吐糟,好了啦,我承認我連半趟的機票都買不起啦!)。


曾經一位僑居在澳洲的朋友回國來找我,感嘆的說是台灣在野外任何地方一抬頭,不是看到電線桿、電塔就是山,難得看到多大的草原。我回答說要看到你想像中的環境除非是國小的地理課本(現在好像沒有了呴?)中才有,說東北有一望無際的草原,說洞庭湖的面積和台灣差不多,每讀到這些課文時我幾乎都笑到肚子疼被送到保健室呢,哈,實在有夠扯,當時的想法是,台灣不是世界最偉大的國家嗎?中國人不是世界上最謙虛的民族嗎?比台灣還大,那不是太平洋嗎?世界上還有比台灣大的地方嗎?世界還有比中華民族更偉大的人嗎?那洞庭湖的資料應該是寫錯了吧?遺憾的是至今看過最大的湖是「曾文水庫」,在我心目中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了吧,難道世界上還有比它更大的嗎?問題是至今也找不到哪個專家可以問的,真是困擾多年的遺憾!


那位澳洲朋友告訴我,每當他坐在他澳洲家的門口,望向他家門前的那片草原,平的比熨斗燙過的還平,而且看了幾十年就是看不到盡頭,才了解台灣人無法「理解」的大,而人的渺小,我聽完後笑的眼淚都迸了出來,連忙遏止他繼續講這些不可思議的胡扯,簡直是天方夜譚嘛,太扯了吧!在台灣平均一個農民擁有2.2分耕地(十五年前的資料),我家附近有一鄰居擁有五甲多的平地(不是山地或旱地喔),凡是他到我家來一直到走為止,我都是雙跪地低頭望地不敢直視他呢,對我,他簡直是全世界最多土地的人但也王至是無邊無際呢!十多年前看到電視的一個世界旅遊節目中介紹到一處澳洲私人農場,只有一戶人家卻擁有三架輕型飛機,令人納悶,主持人問該主人飛機作何用途,主人回答是趕牛及巡視農地,又問他的土地多大?他說長度是四百多公里,寬約六十多公里,當時記得我不是被嚇昏了,而是笑暈了。那簡直是不知如何形容的胡扯,還以為是大陸拍的統戰短片為了要嘲諷台灣的地狹人稠呢,可是亂傳謠言是有罪的吶。有土地這麼大,那如何炒作地皮?又如何能蓋大樓賺錢?



呴,光是看到人家的一處「蔓越莓」園,就能口若懸河,滔滔不絕,有如江河洩地一般,我還真是會扯呢,原諒我沒有幾個談得來的朋友,一直以來都把格友當成知己,真是無可救藥的「沈淪」,看來該看看心理醫生呢!不知這些年來是如何混的,愈混鼻子愈小,眼睛也愈來愈小了,視野更不到一寸(老花、近視統統找上了),朋友要我培植苗木隨便一開口就是千棵,嚇的尿失禁連換了幾條褲子呢。我說我培植十多棵相當漂亮又壯觀的「煙霧樹」賣了十多年至今未曾賣得出去一棵,而且一棵價格還換不到十碗泡麵呢,一千棵那豈不是得賣到我的孫子那一代可能還賣不完。有時看到國外一望無際的「蔓越莓」園,經常被嚇的嘴巴成「水扁扁」的,大氣也不敢吭一聲。所以今天特地介紹一下這麼大的「蔓越莓」園該如何採收?這純粹是趣味性的知識,不必太認真的想學習,因為台灣環境及各方面的條件勢必不可能如此大面積種植的,絕非刻意「唱衰台灣」而是很現實的問題。


一般在北美地區幾乎是大面積栽種,因此採收也是傷腦筋的工作,不可能像番茄一顆顆採收,那一顆果實得賣多少錢才能收回成本?因此北美業者便以兩種方法採收,如果小面積或是無法淹水的地區便採用「陸採法」,就是以第2圖的梳型工具採收,就是拿著此工具像犁田一般往前滑過(第3圖),而所有的果實及一些葉片便會集中在梳齒後的盒子內,然後再一一檢收,這樣的採收方式較費工,因此適用於小規模或是無法以「水淹法」的地區。


而另一種的採收方式則為「水淹法」,適用於大面積或能聚水的區域。因為「蔓越莓」是屬於低矮叢生甚至有匍匐莖,而結的果實又多又亂,因此當地便想出此一方法採收。首先先把所有「蔓越莓」園注入大量的水使成一片汪洋,然後利用類似耕耘機的機器由人為操縱將所有的「蔓越莓」打散(使其果實與枝幹分離),此時被打散的「蔓越莓」果實便會全部浮在水面上,緊接著再經由人工利用水管或塑膠軟管將全部浮在水面的果實集中,再利用輸送帶輸送至工廠分門處理,這就是「水淹法」的過程,相對於人工採收,這種方式非但能節省人工且又快速多了。今天的介紹只是讓各位能了解「蔓越莓」的新奇採收方式,也算是趣味常識,否則當您吃著「蔓越莓」時而卻又不知道長的如何?也不知如何處理?難免在吃的同時會有一些遺憾,當然在了解後吃起來的味道仍不會由酸變成甜,但能多了解這些過程後或許就能有不同的意義了,不是嗎?


延伸閱讀:為什麼你買不到陸人丙老師的果樹?


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