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

植物逆境之七「風害」

從「亞熱帶」、「海島」等關鍵字就能知道,台灣小歸小,天氣變化卻挺大的,特別是「風」,影響肯定不小,颱風、季風,還有焚風、瞬間陣風、龍捲風,善加利用就是資源,但更多的還是危害。

撰文:何小靖


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傷害的風,除了直接對作物的生理危害,也會破壞生產設施、影響農民活動,甚至傳播病蟲害等。少數地區因為地勢或地理位置的關係,會出現特殊的局部性風害,而台灣各地則大多會受到季風的影響,冬天有東北季風,夏天有西南季風,通常風速每秒鐘超過20公尺就會造成農產減收。


距海4公尺以內的地區,季風吹拂還會增加海水潮汐的危害,並夾雜異物的危害,以澎湖為例,當地到了冬天,東北季風長達130天以上,還伴隨著鹽霧,空氣中的鹽分相當高,除了得抗風,還得考慮到運用的方案是否能耐鹽。


再者,強風迫使植株劇烈搖擺,會造成作物的機械損傷,也可能造成授粉不良,若是只有風沒有雨,蒸散作用旺盛,水分損失太多,來不及補,就枯萎了。


還有寒風或焚風帶來溫度的劇烈變化,使得植物出現生理障礙,更別提颱風來襲造成的傷害與損失了,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統計,1911至2021年有371個颱風侵襲臺灣,其中有188個颱風在台灣登陸,最高紀錄是一年當中受到7次颱風侵襲。


較大的颱風暴風半徑可達400至500公里,較小的也有100至200公里,因此每當氣象局發布颱風可能或即將來襲的時候,我們都須嚴陣以待,不能去賭運氣。被美譽為護國神山的中央山脈,其存在對「風」而言真的是非常大的阻隔,但卻很難說是好還是壞,它阻擋了颱風的侵襲,也助長了焚風的形成。


無論哪種風,對作物最主要的影響在於「外觀的撕裂」和「水分的散失」,兩者皆會影響到收成的品質與產量。有些人可能會納悶,颱風的時候不都是水太多,怎麼還會怕水分散失。颱風造成植物水分散失的狀況要從許多角度來討論,包括表層水分被強風帶走、根系受傷使得水份供給困難、背風面的焚風傷害...等,此不深究。


面對強風逆境,除了可以透過設施來防護,我們還能加強植物本身的保濕鎖水能力,才不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壓著打。隨著科技日益發達,氣象預測的能力也越來越精準,多數天氣變化都是可以早做準備,以減少災害發生時的損失。


面對逆境,有些人之所以能負重若輕,是因為已經準備好了,這準備是自己想到的也好,是別人提醒的也好,撐過了便罷!付出的代價越少越好,不是嗎?


作者:何小靖


【同系列閱讀】

植物逆境之一 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9/04/blog-post_11.html

植物逆境之二「缺氧與淹水」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9/04/blog-post_19.html

植物逆境之三「缺水」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9/05/blog-post_14.html

植物逆境之四「鹽逆境」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9/06/blog-post_14.html

植物逆境之五「溫度逆境」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9/07/blog-post.html

植物逆境之六「污染」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19/07/blog-post_11.html

植物逆境之七「風害」https://fuyirita.blogspot.com/2022/08/blog-post_9.html





筆耕硯田

何小靖

LINE的ID是 @eok7341g
也可以點此捷徑加入